2025年對於大部分加拿大來說可以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首先,杜魯多在1月初宣布將辭去自由黨領袖及總理職務,結束近十年總理任期。杜魯多執政近十年,房屋及移民政策是他辭職的導火線。三年疫情,新樓落成量大跌,加上大量移民、難民湧入,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預計新永久居民数量將突破475,000至500,000人,創下歷年新高。在供應與需求嚴重失衡下,樓價持續上昇。連租金也大幅提升。根據 Rentals.ca的報告,租金每年平均升幅達3.15%。難怪CCPA 高級經濟學家 David Macdonald 亦曾表示「在加拿大賺最低工資的話,租屋也負擔不起。」

另外,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隨即宣布將從2月1日起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關稅無疑打擊出口貿易,減慢經濟復甦,CIBC最新的報告指出,美國如果向加拿大商品全面徵收關稅,加國經濟可能萎縮多達3.25%。

央行由2022年5月循序加息至5%,以壓抑通漲。直至上年6月才開始減息。加拿大央行在上年減息5次共減1.75%。央行早前宣佈在2025年將會有8次議息,議息時間表如下︰

01月29日(周三)(利率更新、貨幣政策報告和評論);
03月12日(周三)(只更新利率);
04月16日(周三)(利率更新、貨幣政策報告和評論;
06月04日(周三)(只更新利率);
07月30日(周三)(利率更新、貨幣政策報告和評論);
09月17日(周三)(只更新利率);
10月29日(周三)(利率更新、貨幣政策報告和評論);
12月10日(周三)(只更新利率)。
承接上年減息勢頭,除了Scotia Bank 外,其餘五大銀行 (RBC, TD Bank, CIBC, BMO 及NBC)均預料央行會繼續減息,RBC 更預料到2025年底,關鍵利率將減至2.00%。隨著利率持續下調,央行副行長格雷維爾(Toni Gravelle)早前表示加拿大央行計劃在今年上半年逐步結束維持近兩年的量度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政策, 重新購買資產。

雖然杜魯多辭職為社會帶來很多不穩定因素,但小編依然持較正面的睇法。利率下調,用家首先受惠,借貸成本下降,不須再捱貴息。至於投資者,低息環境下儲蓄變得無利可圖,加上發展商推出一些優惠,比如包租保證,首期利息回報等都是可觀的被動收入,因而轉攻其他增值速度較快的資產。而結束量化緊縮政策,銀行放寛借貸審批;加上延長首置人士還款年期至30年及提高借貸上限至150萬的措施,無疑提供置業誘因。

加上,加拿大地產協會(CREA)數據顯示,去年12月全國樓宇交投量較前年同期上升19.2%。全國上月共有27,643宗樓宇成交,較2023年12月的多23,190宗。11月及10月的按年升幅分別為26%及30%。市場內有大量積壓需求。經濟活動漸漸回復正常,重上軌道。

如果大家想知更多加拿大樓市動向,歡迎隨時搵我哋了解更多。